湾头,运河梦开始的地方
2019-05-16 20:00:00 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

扬州的历史有多久,湾头的历史就有多久。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蜀冈上筑邗城,在城下的长江边开邗沟,一股锐气直指北方,中原争霸的舞台上现出了江南吴人的身影。

邗沟的第一锹土就在长江边的湾头挖下了。

从湾头开始开凿的邗沟,改变了中国地理版图,第一次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沟通。

邗沟拉开了京杭大运河历史的序幕。这个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源头被定格在扬州广陵区湾头。湾头就这样成为京杭大运河第一古镇,2500年的扬州第一古镇。

三百余年后,又一位吴王刘濞从湾头向东开出了第二条邗沟,通往东部海边的盐场,这条以运盐为功能的运河开启了古代中国东部和扬州城市的财富之路,那些白花花的盐源源不断地汇集扬州再发往全国。沿着这条运盐河,掌握天下财富的盐商们汇聚扬州,扬州成为盐商的大本营。

公元7世纪初,经略扬州多年登上大位的隋炀帝杨广,再次把中国历史从运河的源发地扬州出发,在中国的历史版图上向南向北拉出了一条纵贯五千多里的人工地理标志线——隋唐大运河,这条通往帝都的大动脉,贯通了中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源源不断地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支撑和维系着帝国的存在。

在不经意间,扬州成为古代中国的水路交通枢纽城市,贯通千里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用于漕运,横贯东部的运盐河(今通扬运河)用于盐运,这两条国家的经济命脉汇聚在湾头。借着漕盐之利,扬州富甲江南,成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杨广,一个对扬州有着特别情节的帝王,向往着热爱着留恋着扬州,他动用着整个帝国的力量,营造着通往扬州的美梦。美人、美景都跟随着皇帝的视线而来。数十里的船队在运河上浩浩荡荡地驶往扬州,两岸的垂柳像美人一样轻枝蔓舞,高兴起来的杨广赐予了一个妩媚的名字——杨柳,运河之都扬州因此妩媚起来,扬州城外的茱萸湾因此妩媚起来。沿着蜀冈的边缘,为皇帝营造的江都宫层层叠叠,逶迤而下,直到运河边的茱萸湾。一座被称作北宫的宫殿后来被唤作“山光寺”。

“禅智山光好墓田”。这个有着伟大抱负的激进君王,把头颅把性命丢在了扬州,他把运河当作了自己的纪念碑。天下的人、历朝历代的人咒骂他,但是扬州人记念着他。晚唐的皮日休《汴河怀古》这样写运河:“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上扬州,拢湾头”。湾头就是这样一座扬州城外的运河门户。

千百年间,那些在历史的长河里,从运河北上或南下的人出入扬州城,都打湾头经过。“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茱萸湾到了,也就看见扬州了。

这条黄金水路,是一条帝王之路,宋徽宗、宋高宗仓惶南下避难时来过,康熙、乾隆亲临指挥治理水患来过;

这是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之路,大明寺高僧鉴真赴洛阳、长安游学,来回都从茱萸湾上船、登岸,西域禅山法师和意大利著名的马可·波罗也从这登岸进入扬州城,日本遣唐使走南路从这里登岸赴京城,日本高僧圆仁从运盐河在茱萸湾登岸进城,日本在拍摄《世界之最》影片时,摄入中国古运河,即取景于茱萸湾;

这是一条文化之路、诗歌之路,无数的文人们从茱萸湾经过,看到了隋故宫“山光寺”的门额,按捺不住的情怀便涌上心头。茱萸湾,让他们总想着那个君王闪电般灿烂的繁华时光。

在这条流淌的历史文化长河上,湾头就这样被烙上千年抹不去的国家记忆。

如同酒之于水,湾头流过的水里都有国家大历史的味道。12世纪末,宋金争战,北方的黄河成为被利用作为战争的工具,黄河在山东阳武决口,夺淮夺泗,从此江淮失去了安宁,运河也成为洪水走廊。

明代万历年间,淮河水冲决了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里下河地区遭受灭顶之灾,连明祖陵也未能幸免。在万历皇帝的雷霆震怒之下,朝廷为了保护明祖陵,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分黄导淮”“导淮入江”的国家水利工程。

1596年,从邵伯湖南的金家湾开辟了第一条淮河入江水道——金家湾河。清康熙、乾隆以至道光年间,为了保住漕运和致力水患,又相继开辟了凤凰河、壁虎河、太平河等淮河归江水道,水利湾头周边形成了七河八岛、归江十坝的水势格局。大规模的淮河入江水利工程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后,湾头因此成为“挹江控淮”的江淮锁钥之一。

1959年,国家对京杭大运河拓宽航道,为了避开文化遗存丰厚的扬州古城区,扬州段开辟了从瓦窑铺往南到六圩长江边的大运河新航道。古运河走进了历史,盐运、漕运的功能在这里被废弃,大运河的航运功能被新航道所取代。

由此,湾头成为中国大运河的一处活态博物馆。在这里,古运河的源头——古邗沟的遗存还在,运盐河的遗迹也在,新的京杭大运河航道也在湾头的西边。古老的大运河、年轻的大运河都在这里了。

京杭运河新航道将湾头与扬州城区之间划出了一道鸿沟,这个旧日的扬州运河门户隔着新航道,与扬州城既相近又分离,北边是邵伯湖的尾闾,东边像江一样宽阔的廖家沟,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让湾头沉寂下来,原生态在这里发育生长,湾头的北部渐渐地成为扬州城能看得到的在水一方的自然风景区。

除了自然生态,一些新的生机在这片土地上也在生长。在京杭大运河和古运河西段交汇的地方,江扬船厂诞生了,这里成为扬州现代造船工业的摇篮;邗江的县属企业很多驻在了湾头,扬州玉器厂、邗江玉雕厂均诞生在湾头,这里成为扬州现代玉器加工业的摇篮;扬州大学农学院的试验示范基地设在在这里,中国第一个与外国民间结好的村镇从湾头开始。

1983年和2002年,湾头先后被划属扬州市郊区和广陵区,伴随着扬州的城市化,湾头开启了与扬州相伴而生的城镇化进程。随着扬州 “一体两翼”“西进南下东联” 城市战略的实施,湾头成为扬州江广融合地带的重镇。

2006年,在湾头开始建设的广陵新城中央商务区,使湾头成为 “一个生态自然与城市生活相共生的现代都市水城”, “一个都市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产业集聚中心”, “一个链接扬州城与江都城的中心枢纽”。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京杭之心、京杭水镇、扬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MSD)、中国声谷——江苏信息产业基地、环球金融城、交通银行金融服务中心、李宁体育园、2500城庆广场、广陵新城·市民中心、扬州科技馆、扬州广陵公共文化中心、东部市民图书馆、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等现代城市载体等纷纷建成。

新的大桥在湾头的几条入江水道上架设起来,从扬州古城区横穿湾头向东连接的几条通衢大道,见证着扬州城的历史变迁。延续文昌路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佳话,在文昌东路这条城市新主轴线上,既有古城风韵、新城气派,又有湖光山色、田园风光,向世人展示着古今辉映的新扬州。扬州的新地标——万福大桥,横跨在淮河入江水道主河道廖家沟上,融现代美与古典美为一体。从塔楼俯瞰,南面的长江和夹江,北面的邵伯湖和高邮湖,壮阔的江淮生态大走廊一览无余;江都老城和扬州古城,广陵新城和生态科技新城也都尽收眼底。廖家沟的两岸,规划成扬州“绿肺”的廖家沟中央公园已初见端倪,成为江淮生态大走廊的起点。

与现代化的广陵新城形成功错位互补,北部的千年湾头古镇也正在改造复兴,并正在打造成中国的玉器特色小镇。2016年5月,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踏访湾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历史上湾头是大运河从北向南进入扬州第一镇。现瓜洲大部分已倒入江中,运河这边的氾水、邵伯等条件也没有湾头好。湾头是目前扬州最有可能改造复兴的运河古镇。

复兴湾头古镇的信心被提振起来。大运河申遗工程“避风塘整治”项目成效初现,湾头的邗沟故道将重新打通,形成扬州完整的古运河文化风光带,恢复重建山光寺,修复陈氏老宅,保护性改造千年古街,修缮过街圈门,保护壁虎坝、避风塘、古闸口、两淮盐运司缉私码头和盐义仓等历史遗迹,逐步建立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增添新兴服务项目等,都被提上了政府的规划和建设日程。不久的将来,人们又可以在湾头千年的画境里穿越历史。

“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这幅图景在湾头正在变为现实。

运起湾头。2500年前,湾头幸运地成为大运河开凿的源发地和起点;2500年后,历史又给了湾头一次新的发展机运,搭上了江苏特色小镇建设的头班车。

玉器特色小镇已不再是停留在规划纸面上的概念。湾头的琢玉工艺是扬州乃至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历史上,湾头的琢玉艺人辈出,江湖上早已留下“和田玉,扬州工;扬州工,在湾头”的传言。

这里是扬州玉器工业的摇篮,而今,湾头正在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玉器加工基地、玉器销售基地、玉器培训基地,全国在华东地区代表性的玉器市场。刘月朗、汪德海等一大批鉴玉大师、治玉大师汇聚在这里;中国玉器珠宝的龙头企业——金鹰玉器集团在这里;玉器研发销售在全国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翠佛堂在这里;史上最大的和田玉料关山万里,专程运达这里,等待大师的国宝重器构思设计;各类玉器生产企业、作坊和商户近千家,从业人员数千人。

今日,“天下玉,扬州工,源湾头”已经成为湾头享誉四方的宣传品牌。

湾头是中国大运河的瑰宝,是世界运河名城扬州的瑰宝。

在中国文化里,玉是天地间的精魂,玉是温润亲切的,玉是高贵纯洁的,很多美好的词语被玉装点了。

湾头,就如同一块宝玉,佩挂在中国的千年大运河上,佩挂在运河第一城扬州的项间。

编辑:郑亚群
指导单位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办单位
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
新华日报社
支持单位
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广播电视局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新华云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10425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