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与镇江“味道”
2020-04-29 22:00:00 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

中国饮食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地方菜,这就是“帮菜”。我国的帮菜,比较著名的有北京菜、四川菜、广州菜、淮扬菜、潮州菜、徽州菜、苏州菜、无锡菜、山东菜、河南菜、湖南菜、福建菜、杭州菜、宁波菜、上海本帮菜等等。有人把山东、河南、四川、福建、广州、潮州、淮扬、徽州等八地帮菜列为八大系统,大致说来,是我国较著名的。

镇江帮菜是淮扬菜中的一支,香港1962年出版的《中国名菜大全》就有记载:“淮扬菜是淮城、扬州、镇江菜的总称,在中外久已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各大中城市各具特色,品种繁多。其中尤以扬州、镇江等菜色具有特殊风味。”

而镇江帮菜的形成,是在大运河的通畅带动了两岸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这一区域逐渐形成了以运河为商品流通主干线的城乡市场网络,这个网络由流通枢纽城市和农村集市互相连接而成,全国各地的商帮都被京杭运河这块巨大的磁石所吸引,他们争先恐后来到运河区域,抢占商机,分夺市利。镇江因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常盛不衰的江南漕运又推动了镇江港口型经济犮展,带来了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的全面繁荣,南来北往的商贸也对独特的镇江帮菜影响巨大,意味深长。

1

隋唐开通的大运河,将镇江与中原地区连结,又沟通了杭州。这条大运河流经全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既为镇江带来了中原和南方的文化与物产,也向中原和南方输送了自己的文化与物产,镇江,真正成为了长江和运河交集的十字路口。

中国大运河(江苏段局部)与长江局部

因为“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加上弟弟杜顗在润州做官,唐代大诗人杜牧常常过江来看望兄弟,“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鸟迹,渌水桥边多酒楼。”这首杜牧的《润州》,记载了他一边在渌水桥边的酒楼会友,高谈阔论,觥筹交错,一边发朋友圈展示润州夜宴繁荣的场景。

到了宋代,因为大运河对漕运的重要性,尤其是镇江还是运河沿线重要的造船基地。因此镇江更成了仕宦达官,文化巨匠的宴集行呤之所,范仲淹、陆游、辛弃疾都在镇江任过官职,米芾、沈括在镇江谪居,从那些为镇江山水人文所作的诗词中,依稀可以看见大文豪们饮宴时的场景。

  文人笔记下宋代的镇江,市场发达,海鲜珍品、腌腊干货、四方香料、酒浆茶饮,应有尽有。一些特产都打出了地域名声,诗人梅圣俞和朋友通信,还写了首诗《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一小瓶》唠叨:“金山寺僧作咸豉,南徐别乘马不肥。大梁贵人与年少,红泥罂盎鸟归飞。我今老病寡肉食,广文先生分遗微。”吐槽年龄大了,肉食吃得少了,喜欢吃金山寺和尚出品的金山豆豉,这或可看作现代镇江腌酱食品的源头了。

后来马可·波罗顺着运河途经镇江,看到当地居民,“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他们制造丝绸和金线织物。各种狩猎活动,在这里极为盛行,各种食物也极其丰富。”正是这些文字,使得中国的运河及沿岸城市的情况开始逐渐为外国人所了解。

明初的镇江,是朱元璋起家的重要根据地。朱元璋不仅重视镇江的城墙兵防,而且看重地方人才。他曾驾临北固山下的凤凰池,召见镇江士绅来谈话,设宴款待,并叮嘱他们要“守法、守业、守诚”。朱元璋的简朴没有拦得住明朝中、后期的世风饮食丰富,从镇江博物馆珍藏的一副《杏园雅集》图,当时的阁臣官员在假日里,喜欢聚会雅集,休闲生活中烧水、备餐、摆设井然有序,饮食用餐处处显示一种文人的精致。

《杏园雅集图》局部

《游龙戏凤》中的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到镇江临幸了杨一清家,杨一清设宴招待皇帝,君臣“乐饮两昼夜,赋诗赓和以十数”,吃得开开心心的,才听从了杨一清的劝告,不再继续南下江浙,安心回了北京。

随着明代后期江南商业资本的萌芽,晚明时,冯梦龙曾在镇江做过教喻,《三言》《两拍》中不仅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样的传奇故事,也有大量形容饮食餐宴的描述,其实都是当时镇江宴席的写照。

到了明朝后期,随着镇江通过大运河,在南北漕运和物资集散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集中,商业繁荣,富商文士云集,流动人口集中,在镇江的米、布、茶、木、丝绸、颜料等行业商会云集。镇江的饮食开始表现出现丰奢、精雅的风格。

2

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六下江南巡视运河,数次途经镇江,大开御宴,款待臣僚缙绅,菜肴争奇斗艳,盛宴从客观上促进了满汉菜肴的交流,极大地推动了镇江菜发展,至今镇江还流传下“乾隆御宴”的盛名。

明清小说中,很多江南题材的小说谈到饮食都回避不了镇江的江鲜之美,《红楼梦》早期脂本、庚辰本有一条夹批:“细腻之极!一部大观园之文皆若食肥蟹,至此一句,则又三月于镇江江上啖出网之鲜鲥矣。”而镇江鲥鱼,自明到清两朝,都是贡品,尤以焦山一段最为珍贵。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每年就要由运河进献皇帝“江宁织造郎中曹寅进送腌鲥鱼六十尾,……俱见内务府口奏绿头牌白本档”。

地处江苏,尤其是大运河与长江十字路口重要的交汇地,镇江和淮安、泰州、扬州的互动高度发达,加上南北交流和文人总结,提高了镇江菜的技艺水平和文化内涵。在徐珂所辑的《清稗类钞·饮食类》中,留下这样的记载:“肴馔之有特色者,为京师、山东、四川、山西、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由此可见,镇江菜在晚清即有盛誉,镇江帮确实是淮扬菜的重要一环,受大运河商业带的辐射影响极大。

明清镇江繁华街景

晚清1862年镇江开埠通商以来,由于进入华洋杂处,商贾云集,市面逐渐繁荣。倾销洋货,收购北货,贯穿镇江大京口为头,顺延至丹徒口的大运河段,竟然数十年就形成钱、木、江广、江绸、绸布“五大业”,国内南北各帮客商也纷来交易。沿着这条大运河,在镇江生活的市民生活情趣、商贸需求大大超过了政治追求,而镇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与氛围。

酒楼、茶社、书场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张迎客,从文献记载的同治年间,大西路天主巷有“京江第一楼”,其门联“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轺露冕从淮海南来”,说明了当年的盛景。

运河镇江段

清末民初,为袁世凯称帝出了不少力的学者型政治家杨度,曾撰的《都门饮食琐记》一文,里面写道:“淮扬菜种类甚多,因所代表之地域亦广,北自清江浦,南至扬镇……”

而从晚清太平天国开始,战乱、水灾破坏涂炭了江北地区,民国时更是让当时的淮、扬等地百业凋敝,而长江南岸的镇江却受商埠的繁荣之利,沿运河一线,海关、钱庄、银行、南北货逐渐发展,成为朝廷主要的财税之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镇江菜开始了它辉煌的历史。

各地商帮借助运河交通的便利和市场网络的完善,腾挪辗转,多方经营,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也给镇江带来了极大的生机与活力,推进了运河流域镇江这座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民国的镇江,因是民国江苏省会,又临当时国都南京最近,不仅吸收了从苏北南来的饮食厨艺精髓,并云集了晋、陕、鲁、鄂、湘、粤、浙、徽、黔等地政界大佬、商贾巨擘,带来的各地名厨名菜,丰富了镇江菜的技术。比如镇江名菜“拆烩鲢鱼头”,据考证就和当时“油麻”行业在中华园酒楼经常聚会,所发明的。很多遗留传承下来的名菜,大多和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历史上的扬子江码头

镇江人没有排外的传统,善于包容吸纳,沿着大运河来镇江的外地人到镇江容易生存,从饮食习惯来看,酸、辣、咸、甜一应俱全,并不断根据大众的口味改善调整。比如民国文人朱自清曾经写过:“北平寻常提到江苏菜,总想着是甜甜的,腻腻的。现在有了淮扬菜,才知道江苏菜也有不甜的;但还以为油重,和山东菜的清淡不同。其实,真正油重的是镇江菜,上桌子常教你腻得无可奈何。”这也让镇江菜更注重听取吸收经验,改良为“注重本味,清鲜适中”。

镇江宴春楼

因为大运河,镇江不断的和外界交流改进,这加深了镇江在淮扬菜系的文化传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镇江味道,造就了一大批“宴春”、“一枝春”等名店,确立了镇江在淮扬菜系中的地位。

3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属苏南行政公署,后又有镇江地区,一度在苏南行政工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镇江市体育场,军民集会庆祝新中国诞生

由于要恢复江苏南部区域经济发展,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富商巨贾来往频繁,镇江的交际活动就多了起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镇江烹饪业得到重视,为了更专业化的提供服务,镇江还曾专门成立了属商业局直管的饮食服务公司,后来建设的一泉国宾馆更是集众家所长。

由于传承没有断档,再加上许多老字号的老师傅对烹饪厨艺、炒菜味道的要求很严格,每道流程把关非常细致,选料也非常严谨。这些厨界大师通过言传身教、亲手示范、在烹饪学习班传艺授徒等方式,又为镇江培养出许多优秀厨师。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镇江的老、中、青三代烹饪工作者勇于历史担当,有着加倍勤奋刻苦的精神,又不断开拓创新,为镇江烹饪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让镇江菜在在宁、镇、扬、苏、锡、常一带餐饮界中享有盛誉。

60年代镇江宴春名厨合影

汇集大运河千年发展历史的镇江菜,吸纳了众菜之长,形成特色味道。不仅使镇江人民享尽口福,也成为镇江这座城市的名片。今日之镇江饮食,绚丽多彩,不仅有三、四十种佳肴美点制作被收进《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国烹调大全》、《中国菜谱》、《中国小吃》等书,而且推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经典筵席》、《新潮镇江菜》、《镇江味道》,皆为镇江饮食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如今,“淮扬菜制作技艺”已经申报成为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镇江帮菜是淮扬菜重要的一环,也是在大运河促进各地物资大流通的同时,除了带来运河流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各式菜肴菜品的融汇。也加强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和融会。无疑,在如此剧烈的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中,运河带来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为镇江帮菜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编辑:郑亚群
指导单位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办单位
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
新华日报社
支持单位
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广播电视局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新华云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1042539号